第53节

      李韩姚这一趟是真没白跑,再次刷新了她对李于双的认知,更加知道,跟着谁走有肉吃。既然李于双连姥娘家的那些财产都不放在眼里,那吃肉的日子还远吗?
    既然有吃肉的日子,这首饰什么的,也就不可能戴不上。现在送到大爹爹手里,大爹爹自然也是给她们留着作娶亲时候用。至于会给谁用,李韩姚认为,有了翡翠的首饰,怕是李于双就看不上她这套银制的。
    当然,李韩姚对这个还是挺有把握的,没见着李于双回来就把盒子丢给了大爹爹了吗。
    “这即是老太太赏你的,你拿了给你爹爹收着就好。”于爹爹家里虽穷,却不是个眼皮子浅的人。更不会克扣庶女的私产(一家子是不允许有私产的,但是别人的馈赠还是可以算成是私产的)
    “谢谢爹爹。”李韩姚压住内心的惊喜,转身去前面的小铺子找她亲爹。
    小爹爹一边看着铺子,一边还是要做些家里的衣服针线的。见女儿托着个精致的盒子进来,脸上也是笑容满面,不觉得有些奇怪。
    “二爹爹,这是姥娘赏的,是给我的。”李韩姚脸上掩不住的欢喜,把盒子放到了小爹爹的手上。
    “这个应该由你爹爹收着才是,怎么拿了来给我?”小爹爹没伸手,却是看着女儿。
    “我刚才就是要交给爹爹的,可是爹爹说,这即是姥娘赏了我的,就让我来交给你收着。您就收着吧,送来送去的,爹爹弓该骂人了。”
    小爹爹听了,含笑收了起来。却拉着女儿坐下,细细地问了去镇上的事情。
    回来看着妻子一脸的不高兴,他这个做夫君的,怎么也是要问个明白。
    大哥一直就忙着火窖的事,只怕这事还得他来圆回去呢。
    妻子那个人的别扭性子,还有那种读书人特有的呆性,他是最了解不过的。
    怕是这次去小镇的岳母家,不知道又发生了什么让人不痛快的事情。
    李韩姚坐下来,一边帮着小爹爹做活儿,一边把发生的事情就位一五一十地说了一遍,然后不无羡慕地道:“想不到小妹这般厉害,竟然驳得姥娘无话可说,最后还高兴地同意了小妹的提议。”
    小爹爹沉吟了一下,才抬头看着有些眉飞色舞的女儿道:“若不是有你妹妹这样的当家主,只怕我们这回就是吃了个大亏,也没处去诉去。你以后,也莫要眼皮子浅,要多学着你妹妹的为人处事,还有,万事莫贪小,贪小吃大亏。”
    “爹,我知道了,今天我就长了见识,再不会那样做了。以后,妹妹让我做什么,我就做什么,至少,她不会看着我饿死。”李韩姚说完,呵呵地笑了起来。
    小爹爹听她这么说,倒也放了心:“既然你知道,那我也就不多说了。今晚得要和你妹妹商量一下,明天现去镇上,得买些新棉花来才成,做得几床新被褥。免得你姥爷来了,还要铺咱们的旧的。”
    “是呢,妹妹同意,我明日就去办。”
    作者有话要说:
    ☆、琐事
    李于双自从回到了家,一切如常,不时地逗逗小正夫,等到镇上来了信儿,李于双自然会同李行书一起去的。
    本来李行书不想让李于双同行,只是介于李行书之前的那些为着调的行为,实为败家的作为。家里的老少都同意让李于双同行。
    签字后分产,都进行的分外顺利,而李家二姨也正式成了李家正夫的名下女儿。
    李于双自然是在办完了事后,就跟姥娘说了一声,带着姥爷收拾了一下行李,把陪嫁过来的一房老仆家的小儿子,贴身侍候姥爷的名叫小元的孩子带上,一周回了小周村。
    进入腊月,李于双家是忙得脚打后脑勺儿,连着没做过事的姥爷也都跟着忙活起来。
    李于双也没让村长失望,把家里留的种子拿出来,有买的直接就登记,因为她保管的好,自然就同意由她留种。而且浸种什么的,李于双足足教了一整天,各种注意事项都一一说清。
    大家都觉得李于双不藏私,对李于双更是都喜欢在心里。
    尹家主也在这次学习之列,对于这么小就能把家把持的这般的强盛,尹家主对于自家小儿子的那点子小心思,现在也不再管。
    只是多少有些担心,看李家的这种趋势,未来的日子不用想也知道错不了。
    果然,因为有了火窖,里面一出产,李于双就让李韩姚出头与先前几家酒楼送了去。一下子,就把火窖里的青菜包了圆。价钱自然不用说,而且,李于双把早就留在空间里的鲜果子也取出了不少,只是未在小镇上卖,而是跟着郑夏的母亲,郑姨一同上了县城。
    郑家主上县城去上货,而李于双则是同李韩姚一起上县城卖鲜果。
    这些东西虽然也有冬天里卖的,但是大多数也就是梨子,哪有什么桃子和西瓜,大枣。看着那鲜亮劲,就算是卖出天价来,也是有人买的。
    李于双倒是没有卖太高的价钱,只是请郑姨帮忙找了熟人,联系了县城里卖干果的商家,与之谈妥了价钱,把这些水果留下。拿了银子走人,当然,也定下了明年春天开始就供应的合同。
    这一趟来县城,李于双是真没少赚,最少差不多一百两银子是赚到了手。
    要不是她想留着自家人过年的时候吃些鲜果,只怕三百两银子也是打不住的。
    因为县城里的买卖有了底气,李于双也不再愁她空间里的那些个东西没有地方出。加上手里也有了些钱,便在县城里买了好个年货回到了家。
    李行书看着李于双买的那些个东西,倒是没说什么。她虽然这两年是受了些苦,但是,从小就是从大家子里养出来的,对这些东西,自然也是看不上眼的。
    只是于爹爹和小爹爹倒是多少有些心疼,只因这两个人的家世都不如李行书,加之这两年过得不好。两个人都是精打细算的人。
    本来于爹爹也是想着要说上两句,却是让小爹爹私下里拦了下来。一来于爹爹也是真忙,连带着小爹爹也得跟着过去、
    二来,这钱毕竟是李于双自己赚来的,花在家人身上,也是李于双孝顺,若是这个时候打了破头楔子,只怕李于双伤了心。
    李于双的姥爷自打来到女儿家里,感叹女儿受的苦,却也无处使力,只得把自己分到的那些银两钱物的,拿了一半出来,给了李于双。
    李于双怎么可能收姥爷好不容易得来的钱物:“姥爷,这些个可是姥爷您留着傍身的东西,在那个家里,没了这些,怕是下面的人也不会好好地侍候姥爷,姥爷也不用给我,你没见着我家,正越来越好呢吗。”
    美人姥爷见李于双不收,也只得先自己收起来,只想着走的时候,留下就成。
    不成想,在李于双家住着,这越住越觉得,自己的这个外孙女却是真个能力大着呢。小小的年纪,每说了一句话,都能赚些银钱回来。连着村子里的人不时地有人不是过来帮忙,就是过来请教什么的。
    李家的人气,一时间无两。让姥爷看着也是心里甜滋滋的,每天除了帮忙在家里招个眼,也不用他做什么。
    李于双还是每天忙得手脚不时闲的,因为于大伯家的两个堂姐在她家里学了肉肠的制作方法,回去后也是试着做了些,拿到了县城里去卖。
    于大伯家离县城近些,而李于双家却是远些。就算是近,若是超车去的话,也是在走半天,没想到的是,于家的两位堂姐,竟然在县城里拉上了一个大主顾。
    先只是定了一些肉肠去,后来竟然是要这个制作的法子。
    于家的两位堂姐可不敢私下里作主,只得让大堂姐跑了一趟李家,把这件事与李于双说了。心里却是有些愧疚的,若不是她们在县城里卖,也不会惹这么一个事。
    李于双却没有觉得有什么不好,那方子虽然现在人们看来有些难,但是若是有心人研究也不地是迟些个时间。也就弄出来了,现在有人花钱买,她又何乐而不为呢。
    李于双和李行书及两个爹爹告诉了一声,便坐上了自家的骡车跟着于大伯家的堂姐去了县城。
    商人重利,不过,这位要买李于双方子的却是京里来的商人,不过是下来巡视自家的产业问题,没想到,却在这处小县城里,吃到了这种小吃。
    这位商人姓胡,在京城里也算是大商家,她吃这个却县城里一处酒店里设的一个小菜,拼盘。
    就是咱们现代家里随时都吃得上的东西,把肉肠切片,再上屉蒸了,调些调味的料汁淋上,却也是可口。
    京城中想来好吃的不会少,可是这般有味道的却是不多见。这胡姓商人也看出来,这东西不好携带,这才想着要买下这个方子来。回去京城自己做着卖,李于双却并没有反对。
    “这个却是要看你出多少钱了,这东西说难不难,说易却也不易。想要得出这个方子来,不要说买下我这香肠百八十斤的来,怕也不一定能写出这个方子来。”
    李于双也没避着这胡姓的商人,把自己的想法敞开了说出来。彼此也明白彼此的意思,这样的话,谈起来就容易的多。
    “一百两银子。”胡姓商人也没小气,直接给了个挺实惠的价钱。
    “成交。”李于双也没墨迹,直接就点了头,“回头我再写几个菜式送你。”
    不过是一个方子,人家出手大方,李于双也不含糊,写了制作的法子,还另外写了几个各肠菜式,都送给了这胡姓的商人。
    那商人从京城出来,自然眼界也不低,看李于双大方,也暗自点赞。收了方子,转头便送了一个大礼给李于双。
    “这方子我拿去京城,你只管在这里卖你的,我虽然在这边有酒楼,但却不会把方子给他们用,这里只用你们做的香肠,也算是我的一点子心意。”
    李于双心里感激,不免对这女人多看了一眼,交换了彼此的地扯,商议着以后联系。
    胡姓商人这样一来,也就是把县城这附近的买卖给了李于双她们,李于双自然心知肚明的,感激是肯定的。
    从县城回来,又忙了一阵,这一打眼的,就快到了年跟儿底了。
    不管李于双如何舍不得,也是要送姥爷回自家去过年的。
    商量了好了,过了初五就接姥爷过来,这才套了车,李于双让李韩姚着车,她亲自送姥爷回去不提。
    作者有话要说:
    ☆、琐事
    李于双对于过年的事情,她是不太忙的,也不意,反正,家里的那些个男人和女人在的话,就不用她操心。
    她现在要做的,就是如何在明年更能赚些大钱对是真的,现在小打小闹的,费事不说,还特别的累。
    虽然不用她当苦力,但看着爹娘都那么大的岁数了(古代三十多岁也算是上岁数的人了吧。)她也不是忍心。
    这天走到河边,想看看明年她家的水稻要种多少,看看要不要再开些荒出来。却没想到,看到河水已经快要结冰了。
    她们家这边,算是温带,结冰期短,大概也就是两个多月的时间,也就是进入腊月门子开始,到过了正月,也就慢慢的回暖。
    看着冰,李于双心里又是一动。这东西在夏天可是好赚的很啊,看着那些白花花的冰,在李于双的眼里,那就是钱啊。
    想到了赚钱的法子,李于双自然不会慢。立即回家,打发了李韩姚马上去镇上,找会挖冰窖的。
    李韩姚虽然不知道李于双又想干什么,但是这些日子来看着的,她就知道,跟着李于双走有好果子吃。没问什么,立即就套了大青骡子,去了镇上。
    还别说,还真让她找了几个人回来,到李家问了李于双具体的事情。讲好了条件,包工包料的,每个冰窖三十两银子。
    因为土已经有些上冻,所以不太好挖,但是看在银子的份儿上,这活儿,人家还是接了。一接就是两个,答应了李于双,一定在年前给挖好,否则不要工钱。
    李于双了了一桩心事,便开始琢磨着,怎么把她家后面的地都买下来,那片地不太好,上面的石子多些,地底下面的土也不太肥,而且,还是在人家屋子后,所以,村子里的人倒也没有去开荒。
    算了下后面的面积,通到后山大概怎么也得有个百八十亩的,庄稼种不成,不代表果树种不成。
    李于双寻思了一下,还是找到了村长,把自己的打算说了,问了一下要是买下那片地大概要多少银子。
    村长见李于双问这事,便事无具细地把自己知道的都说了。
    说起来,那地还真是没人喜欢。现在有人想买,村长自然是乐不得的,这份儿钱一份儿是要交到县里,一份儿却是要交到村子里。
    不过,村长对李于双之前大公无私的行为挺有好感的,便说了这些情况。
    李于双可没想过这些,见村长这么说,正好可以为自己省些银子下来。
    “村长,这地我想买下来,您看给搭各一下?”李于双小心地看着村长的脸色道。
    村长见劝不了李于双,无奈之下,便应了下来。
    第二天,村长便驾了家里牛车,往县城里去了。
    地定下了,李于双接下来的任务就是准备银子,按照村长说的,每亩地怎么也得按照低等田算,那就是要五两银子一亩,那后山到她们家那一片,少说得有一百来亩。
    这加起来就要五百两银子,李于双现在手里还真没有。除了这些日子赚的,还有卖方子得的,加在一起,也不过是三百多两。还差二百两呢。
    李于双有些发愁,就算是她现在把空间里的东西出手,那也弄不出二百两银子来啊。
    思来想去的,银子还真有人有,只是,李于双真不想从那人手里借啊。
    要想从村子里的人借吧,也不是不行,只是,这家十两,那家八两的,那得借多少家啊。

- PO18 https://www.po18free.com