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140节

      “留着九哥……不要赶尽杀绝……否则,就会与你父皇一样……”
    端王低头看时,那是一卷杏黄卷轴,上有滴蜡密封,看不到其中写着什么。
    但他已经猜到了卷轴里的内容。
    “嬢嬢放心,此物藏在我处,待有用之时自会取出。”
    潘太后缓缓颔首,双目渐渐失神,唇角却还在翕动。端王凑上前听,她念着的还是“九哥”。
    然而直至她咽下最后一口气,都没等到九郎的到来。
    ……
    乾祐四年秋,潘太后薨。
    葬礼虽恪守祖训,但官家毫无哀悼之色,大内中也只是按照惯例悬白垂吊,几乎听不到哭声。
    唯有出殡那日,呜呜号角声为风所送,传至远在阴冷角落的诏狱。
    九郎低头坐在墙角,听到那如泣如诉的号角之音,好似从漫长的迷梦中醒来,摇摇晃晃地扶着墙壁站起,可是高高的砖墙却挡住了他的视线。
    只有抬头间望到的一小片天空,蓝的让人心颤。
    一枚纸钱被风卷来,落在了铁制的窗栏之间。但当他伸手想去触碰的时候,又一阵风来,将那已经破碎的纸钱再次吹走,不留一丝痕迹。
    他失魂落魄地背倚着砖墙,缓缓跌坐了下去。
    ******
    潘太后的葬礼结束后没过几日,便有臣子在早朝时提出既然要肃清乱党,就不该让赵令嘉长久待在诏狱,他在淮南王与潘党之间左右逢源,必定是心存不轨,理当处以极刑,以绝后患。
    官家听了这话,并未露出明显的不忍之情,相反却好似早已有了打算。
    正待下令之际,范学士却高呼万岁下跪求情,并取出了一卷杏黄卷轴。
    缓缓呈开的卷轴上,是潘太后亲笔书写的文字。
    短短数百字,自九郎生母吴皇后家族对朝廷的功勋说起,兼及九郎素来生性纯良,虽与太后关系密切,但从无结党营私之心。即使屈服于淮南王一党,亦是为了赢得时机等待端王赶回,实乃隐忍之计,请官家无论如何要念及父子亲情,休要枉杀了九郎。
    这一番肺腑之言在崇政殿上宣读出来,倒让群臣无言,官家本要狠下的命令亦无法顺利说出。
    太后虽死,名望仍在。作为官家,他不能当众驳斥,更不能故意作对。
    他只能狠狠地瞪了须发苍白的范学士一眼,颓然倚坐在龙椅之上。
    数日后,范学士以年老多病为由请辞还乡,官家并未挽留。
    一纸诏书飘下。赵令嘉虽揭露了淮南王谋朝篡位之心,但不该在最初隐瞒不报,贻误时机,更险些使得官家遭难。念在其本无异心,故免除死罪,削去郡王之位,斥出汴梁迁居河间,从今后不受允许不得擅自离开居处,更不可擅自入京。
    ******
    九郎离开大内的那日,秋风萧索,满目木叶已尽金黄,被风一卷,成片成片地掉落了下来。
    荆国公主前来送行,本想着不能在他面前流露悲伤,可看到九郎形单影只地坐在简陋的马车上,身边只有两名杂役,连个亲信都无,便觉悲从中来,不由泪水涟涟。
    九郎却很平静地看着她,道:“允姣,不要难过。汴梁已不是以前模样,我就算再留在这里,也并无什么意义了。”
    “可是河间气候比这寒冷得多,我怕九哥承受不住……”她红着眼眶,偷偷递给他一个包裹,小声道,“你没有了俸禄,以后会过得艰难,这些银两给你……”
    他低头看了看,摇头低声道:“这是宫中的东西,我不能再拿。”
    “这里面有些是我的,还有些是五哥的。都是我们平日的花销,谁还能管?官家我也不怕,我已经好多天没跟他说话了!”荆国公主强行将那包裹塞进了马车窗子,还未与九郎再多说几句,在旁押送的官员已经拱手出声,说是不能再耽搁下去。
    她还待挽留,九郎却道:“时间不早,你也该及时回去。以后我不能再来看你,你要好好的,不能总是逞强任性……官家……他虽是你的爹爹,但终究还是新宋的君王。”
    荆国公主怔怔地望着他消瘦的脸容,忽道:“九哥,你一定还能回到汴梁的!”
    他淡漠地笑了笑,眼里没有温度。
    车夫扬鞭,马车碌碌起行,萧萧风中木叶簌落,荆国公主站在宫道尽头,望着远去的灰影,眼泪纷纷。
    ……
    九郎本恳求官员让马车绕着皇城一周,但这个请求也被拒绝。
    宣德门沉沉开启,朱色底子金色铜钉,兽形门扣耀出灰冷的光。绵长钟声幽幽响起,他临窗回望,那飞阁流丹的宫阙檐角渐渐消隐于天幕,空余琉璃色彩,纷落在云端。
    车出汴梁内城时,季元昌策马赶到,送来一个用青色锦缎包裹的盒子。
    “那个院子已经被查封,所幸臣早就派人去过,才留下了这个。”季元昌用身子遮蔽了官员的视线,示意九郎将东西收好。
    九郎握着那盒子,心绪低沉。
    “她的下落……一点讯息都没有了吗?”末了,九郎还是不死心似的抬头问道。
    季元昌失落地摇了摇头。
    那日他们目睹双澄自繁塔跌下,眼见一缕横索倾斜而下,她的小小身影划过长空,就此消失在莽莽林间。四周都是抵死拼杀的士兵,九郎与季元昌赶到那片林子之时,却只见半支断箭,一地鲜血,却不见双澄人影。
    他不能在众人面前追寻双澄下落,只能委托元昌派出心腹暗中搜寻,可是直至他们回了大内,繁塔那边的祸乱已经平息,都没有双澄的消息。
    此后朝廷派兵镇压乱党,边境又风波不断,整个新宋仿佛被卷入了无尽漩涡。他入诏狱,封号被废,太后病逝,许许多多的事情纷至沓来,然而那个失踪不见的少女,却始终不再有一丝音讯。
    在诏狱的冷清时光里,九郎甚至怀疑,那个跌下繁塔的,究竟是不是双澄。
    可若不是,被大火吞噬的繁塔,难道就是她人生的最后归宿?

- PO18 https://www.po18free.com