嫡皇孙五岁半(清穿) 第125节

      皇上心知是这个理,放下笔道:“就怕元宝弹压不住,惹来阳奉阴违。”老九身为知己也就罢了,老十那是不输他的混世魔王,何况管一个和管一群,那能一样吗?
    代入帝王的角度,再想想弘晏的年纪,皇上实在放心不下。元宝对待长辈一向尊敬,对待知己更不用说,谁都比不上他贴心!
    表面不动声色地观察,皇上终于在十天后,也就是初选结束、弘晏放假的日子驾临皇庄,决定亲自瞧上一眼。
    弘晏叹着气,软软的嗓音遥遥传来,“三叔,猪草放多了,容易影响肥力。您种的白菜正哭泣呢,说您经常饿着它,您忍心吗?侄儿知道三叔是个温柔善良的好人。”
    然后变得激昂:“四叔,您是浇水,不是泄洪。发芽的日子近在眼前,奇迹即将显现,侄儿期盼着那一天!”
    继而语气幽幽:“阿玛,您笑什么?播种注意距离,一寸也不能差,您说可以不用丈量,可它歪成了什么模样?众生平等,儿子着实不忍心。”
    最后加以鼓励:“九叔,还差一点点。只那么一点点,便可以达成百苗斩的成就,去往您最爱的水田,侄儿相信您!”
    皇上:“……”
    李德全:“……”
    皇上负手而立,面露欣慰,“真是朕的好乖孙。”
    第147章 事发   一更
    见皇上感慨过后负手驻足,李德全掩饰住震撼,颇有些小心地问:“皇上可还要进?”
    皇上摆摆手,神色愉悦道:“不了,回宫。”
    他若进去,胤祉几个怕是会放不开手脚,那就有悖磨练自我的初衷了嘛。
    元宝无师自通掌握了御人之道,皇上欣慰之余十分高兴。目光转向看守皇庄的侍卫,这些都是宫中拨下的人,他和蔼地说:“今儿就当朕没来过。”
    “是!”
    ——
    “你瞧董鄂氏如何?”宜妃倾过身,迫不及待地问。
    “德容言功无一不出色,的确是秀女中的拔尖。”掌事姑姑笑道,“待人接物都很大方,丝毫没有小家子气,听说掌家更是一把好手,娘娘见了定会喜欢。”
    “本宫喜欢又有什么用?”宜妃想到胤禟就愁,不由说出了真心话,“我倒宁愿选个厉害媳妇,好好管一管他,泼辣些也无妨。别以为办好差事就高枕无忧了!那董鄂格格出了名的温柔贤淑……”
    不是说温柔不好,老九脑袋缺根弦儿,又娶了个温柔媳妇,岂不更要无法无天?下回作死做到皇上面前,那她可真是罪过大了。
    掌事姑姑回忆起这些天来,董鄂格格的一举一动,犹豫几瞬,终究没把猜测说出口。
    这也是一桩怪事,董鄂氏偶尔显露的满洲姑奶奶的气度,甚至和娘娘有些相似。
    贤淑或许是真,温柔恐怕有待商榷,娘娘的心愿指不定能成……呢?
    那厢,宜妃越想越是叹息,正逢当晚皇上前来用膳,心一横说出顾虑。皇上放下汤盅,面对容貌仍旧明艳的宠妃,语气温和:“你说的不无道理。”
    思及今早听见的种种,老九播种都播不好,还惧怕水田!太医虽没有诊出,怕是脑疾潜伏得深,皇上当机立断道:“你再遣人瞧瞧,秀女之中,有更加心仪的便告诉朕。”
    她说的话堪称逾矩,皇上却没有怪罪,反而赐下天大的恩典,宜妃眼眶一红,内心喜悦之至,“谢皇上。”
    但能管住男人的贵女,又岂是那么好挑的?厉害这个词儿,放在普通人家都要遭忌讳,何况是皇家。
    宜妃看花眼却一无所获,愈发欣赏起表现上佳的董鄂氏,犹豫着改主意的时候,九爷不知从哪听来的风声,和大侄子请了半天假,火急火燎从皇庄赶进了宫。
    “不是定好的董鄂格格,怎的又要换了?”九爷急切道。温柔娴静又好看,全然符合他媳妇要求的从哪找去?!
    宜妃震惊地看他,九爷赶忙解释:“儿子同董鄂格格没见过面,是十弟打探后告诉的我。”
    胤禟铁了心地不换人,就差当场哭诉,那委屈的俊脸看得宜妃眼睛疼,半晌揉了揉眉心,“你……”
    胤禟当场剖明心迹:“额娘,家世倒是其次。儿子喜欢董鄂氏的性子,儿子非娶她不可!”
    宜妃:“……”
    宜妃太阳穴一抽一抽的疼,片刻站起身来,缓缓抽出屏风后的马鞭。
    九爷大惊失色,一溜烟地跑远,“《种田手册》还需要儿子的样本,儿子告退。”
    ——
    半月后便是复选,众位阿哥一边挥洒汗水,一边听总指挥的话。
    在他们的齐心协力下,《种田手册》取得初阶段的喜人成果,成果摆在御书房案头,总算消了皇上的气。虽说九爷十爷没能归来,拴婚圣旨总算下达,赐董鄂氏为九福晋,博尔济吉特氏为十福晋,一个八月,一个年底成婚。
    八月成婚称得上赶,传闻是九阿哥强烈请求,董鄂七十却是毫无异议,接完圣旨后激动地和夫人说:“族中盘下的店铺少,算来算去就是那些。九阿哥院里才适合明秀发挥,听说有不下三种的大生意,还铺到了蒙古各部!”
    “果真?”明秀的额娘长长呼出一口气,眼角眉梢满是喜悦,“再迟一些,温婉娴静的名儿怕是兜不住了。咱闺女还是早嫁早好,我得清点嫁妆去!”
    ……
    九爷沉浸在即将成亲的喜悦里,再也没有下地打滑的现象,技术突飞猛进,种田都卖力了许多。
    弘晏欣慰地想,婚姻使人幸福,而不是爱情的坟墓,九叔给他上了极有意义的一堂课。
    等到适配小麦的肥料研制成功,弘晏把注意力移到水稻以及各种水田作物上,还有福广一带常见,尚未流行全国的番薯、土豆,玉米。
    番薯宫中就有,却不常吃,玉米也是一样,弘晏向内务府收集了两大袋种子,尝试更科学的方式种植。水果蔬菜绕不开大棚,大棚又绕不开适宜温度,他琢磨着去往南方一趟,来个实地调查。
    然后就被无情按压了下来:“南巡没多久,又想出远门?”
    太子的神色难以言喻:“爱新觉罗元宝,你还要读书。”
    弘晏绝不承认他读书读多了,极为想念江南好风景。他据理力争:“我这是为了种田大业,阿玛也可以多陪陪我。”
    这是发出同行邀请的意思,太子完全不理会他的撒娇,意味深长地一笑:“阿玛依旧在忙保成纺纱机,元宝不如多陪陪我?”
    弘晏闭上了嘴。
    太子冷酷道:“大字加十张,孤盯着你写,不写完不许睡觉。”
    弘晏:“……”
    不用鸡毛掸子,改用作业攻击了吗?
    第二日,他忧愁地和伴读感叹:“我阿玛好像不以保成纺纱机为豪。”
    善恒小声道:“从前乌库玛法听说这事,高兴了一整天,说要买整整一院子的纺纱机支持太子爷呢。”
    灵川想了想,说:“听多了就习惯了,”
    杨柏毛遂自荐,“小爷是否需要属下写推广诗?”
    弘晏拍拍他的肩,万分欣赏地点头:“很好,毓庆宫需要你这样的人才。”
    ——
    人的精力是有限的,不能一个人掰成几瓣花。从太子到八爷,他们上衙办差,下衙种田,成日不得空闲,于是四爷放缓了买药计划,心道熊宝可以迟些见到弟弟妹妹,不急。
    可就在这日,四爷正有条不紊、精心照料着禾苗,正院管事迫不及待前来报信:“爷,爷!福晋有喜了!”
    当着众位兄弟的面,四爷猛然起身,“你说什么?”
    “福晋晌午忽觉反胃,便请来大夫瞧了瞧,结果诊出喜脉,说是快两个月了。”管事忙照着大夫的话说,“脉象康健得很!”
    四爷放下水壶,在地里来回走动,“好,好。”
    瞧见他眼中的激动,十爷暗暗咋舌,看不出来,老四和福晋感情真是好啊。
    当下弘晏正在读书,“父承子业”的成了太子,太子笑道:“四弟今儿早些回府,农田有孤照看,如斯喜事可不能缺席。”
    四爷即刻拱手谢过,话间含着暖意:“有劳二哥了。”
    就在他转身的时候,正院管事迟疑一瞬,附到主子耳旁说了几句话。四爷脚步一顿,回首低声道:“二哥可有听过大街小巷流传的诗?”
    诗?什么诗?
    其余皇子包括三爷,全都放下手中活计,高高竖起耳朵听着,就见四爷动了动唇,艰难地道:“……赞美保成纺纱机的诗。”
    胤禛给自己做好心里建设,方才念完整首诗。
    诗句大致意思是这样的:
    如果没有皇上,天下不会如此海晏河清;如果没有太子,纺纱行业将会黯然失色,每个纺纱人都该记得保成的名字。今天你纺纱了吗?
    遣词很有水平,造句很有风骨,恍若名家大作,简直不像在吹彩虹屁。
    众阿哥:“……”
    太子:“…………”
    太子从中闻出熟悉的味道,笑容停滞一秒。四处一片安静,众阿哥散的散,拿农具的拿农具,装作没听见的模样,因为种田拉近很多的兄弟情忽而变得更为亲切。
    大清储君,原来不是那么好当的。二哥身为太子,非但与他们同甘共苦,竟也要经受这些。
    扭头看了看耕地,谁都不容易……
    ——
    弘晏做不成实地调查,只得延后计划,助力保成纺纱机传播得更广之后,骤然在毓庆宫用膳的时候发现转机。
    在福建任满的外祖父即将回京述职,跟随的有外祖母,还有他的两个姨姨。得知回京时间在下月,弘晏眼睛骤然一亮,“额娘,儿子能给郭罗玛法递封信么?”
    太子妃温柔道:“是为了种子的事?”
    弘晏毫不意外太子会同她提起,闻言笑眯眯地点头,太子妃也笑,揉揉他的圆脸蛋:“你写便是,郭罗玛法高兴还来不及。”
    又说:“光拿种子不够,得去南边瞧一瞧,毕竟橘生南北大不相同,元宝可有法子?”
    弘晏觉得额娘说得很对,想了想道:“明儿下了学,我去请汗玛法拿主意。”顺道敬献自家皇庄种的白菜,纯天然无污染,一点一滴浸满叔叔们勤劳的汗,合该给汗玛法尝尝!
    正说着话,外头响起给太子爷请安的声音。太子面色略显黑沉,凤眼盯着无辜回望的弘晏,又挪向一旁坐着的福晋,好言好语让她前往暖阁哄元曦,意图来个父子单独教育。
    弘晏对于大街小巷流传的彩虹屁心知肚明,正准备先声夺人,哪想太子忽而提起另一件事:“你认老大做了知己?”
    弘晏一愣。
    太子盯着他,缓缓念出上报的字条,“大贝勒巡视河道,一晚饮酒醉言,定要带知己领略一番永定河的风采。官吏遂问:知己者谁?”
    弘晏:“……”接下来的话就不用说了。
    迎着太子似笑非笑的目光,他强自镇定:“阿玛,你听我解释。”
    太子:“孤,不听。”
    第148章 龟宝   二更(修)

- PO18 https://www.po18free.com