大院娇美小媳妇[年代] 第184节

      程陈点头:“肯定不敢让穗穗受半点委屈。”
    该交代的话交代完了,也就放两人走了。
    和陈嫂子的目光隔空碰上,尴尬地笑上一笑。
    原本是好邻居,一下子要变成亲家了,确实有点不咋适应。
    ***
    孩子们走后,胡同里又恢复了往日的宁静。
    而珍珍圆梦舞台以后,仍旧把小提琴当成是兴趣爱好,日常没事的时候练上小半天,剩下大部分时间则还是用在写作上,给报纸和杂志的专栏供稿。
    今天刚写了小半天的稿子,忽又有人在院门上敲门。
    这时间点,其他的人都还上班没回来,所以珍珍起身去院门上开门。
    打开了院门,只见外面站着一男一女两个年轻人。
    两个年轻人直接亮出证件跟她说:“林老师您好,我们是熙城晚报的记者,前两天我们报社跟您约好了的,说是做一个您的专访。”
    确实有这回事,珍珍连忙把人带进屋,给他们泡上两杯茶。
    两个年轻人都很客气,连说不用,等珍珍忙完坐下了,他们也才坐下。
    为了不耽误珍珍的时间,他们和珍珍闲聊上两句,便直奔主题。
    女记者和珍珍聊天问问题做采访,男记者则在旁边做记录。
    女记者跟珍珍说:“之前我们晚报登了您演出的事情,很多读者给我们来信,表现对您的事迹特别感兴趣,所以我们报社就决定,过来给您做一次专访。”
    珍珍当天的表演确实登在了晚报上。
    她这个事是挺有意思的,作为新闻的看点便是,这么大年龄坚持学小提琴十几年,在五十岁生日当天自己为自己举办了一场音乐会,极具浪漫和励志色彩。
    做专访问的问题就更为深入一些。
    女记者问珍珍为什么会想到学小提琴,是什么样的契机促使她开始学的,又是什么样的力量支撑她在没有任何压力的情况学下来的,年龄上有没有什么障碍。
    本来记者以为会听到一个励志且又枯燥乏味的故事,但没想到,听完以后,意外发现自己听了一个十分甜蜜又浪漫的爱情故事。
    珍珍给出的所有问题的答案,都是那个爱她的人。
    记者听得满面都是笑意,看着珍珍动情地说:“能遇到这样的爱人,真的是人生中最幸运的事情。看您的眼睛和言谈就知道,您过得非常幸福。”
    珍珍也笑,“谢谢。”
    记者继续问自己的问题:“很多读者都来信说,把您当成了榜样,希望您能继续坚持下去,如果有机会的话,还想看一场您的演奏会,不知道您以后还会不会再开办自己的演奏会?”
    珍珍想一下道:“如果真有人愿意看的话,会考虑开。”
    谁会拒绝在舞台上发光呢,只要有机会,不管年岁几何,都尽情地去发光吧。
    两个记者采访完,又给珍珍拍了一组练琴时的照片。
    与她在舞台上不同,她此时站在自家的院子里,像往常的每一天一样,认真而投入地拉小提琴。
    阳光洒下来,打在她身上。
    ? 第109章
    “我现在算是明白什么叫‘大器晚成’了, 你看看你这一天天忙的,不是去作协,就去筹备开演奏会, 又是作家,又是演奏家的。”
    干休所大门外, 珍珍、李爽、阿雯和陈嫂子四人说着话往里走。
    听到李爽这么说自己, 珍珍笑着道:“哪有你说的这么忙呀?”
    作协不是每天都有活动要去参加, 演奏会那一年下来也就在本地开一次。
    陈嫂子跟着说:“我们都退休了, 比起我们,你现在那就是大忙人。”
    珍珍没再继续否认,仍是笑着说:“这么比那确实是忙一点。”
    阿雯又道:“珍珍姐你可真是, 越老越发光啊。”
    从五十到五十七, 又多七年的努力与沉淀,她的人生画卷更加绚丽斑斓了。
    而再往前想想, 她从年轻的时候什么都不懂,到现在拥有这样的成就与地位, 既觉得十分的不可思议,又觉得都在情理之中。
    毕竟她是怎么一步步走过来的,她们都知道。
    能仅凭喜欢把枯燥无味的事情坚持个十年二十年的,那都不是普通人。
    她似乎也没想过要干成多大的成就, 可成就偏就跟着她了。
    有些人不爱争名夺利,名利却自觉跟在她身后。
    珍珍大约就是这样的人了。
    四个人说着话, 慢着步子进了干休所。
    不再说珍珍忙不忙的事情, 转头左右看上一看,李爽忽又看向珍珍问:“那个老周和吴大凤, 他们是不是也是住在这里啊?”
    珍珍点点头, “对, 退休后就申请搬来这里了,住了有几年了。”
    因为老周和吴大凤是侍丹玲的公公婆婆,和侍丹玲周吉明偶尔见面的时候,难免会聊到一些,所以老周和吴大凤两人的事情,珍珍还是知道个大概的。
    但因为珍珍和李爽与吴大凤之间过去没什么好的交情,所以老周和吴大凤搬过来以后,她们没有特意约着吴大凤见过面,照旧各有各的生活。
    当然老周和侍淮铭何硕是见过面的,那是他们之间的事。
    李爽粗略算了算,又说:“这都快三十年没见了。”
    听她这么说,珍珍笑着问:“你这是很想见她呀?”
    李爽连忙摇头,“那倒是没有多想。”
    当然也没有不想,见或者不见的,都没什么太大所谓。
    到了这把年纪,人生经历了那么多的起伏,心境早已平和了。
    年轻时候的好与不好,这会都在脑海里模糊了。
    有关吴大凤的话题,阿雯和陈嫂子说不上,自也没插话。
    然李爽嘴上刚说完没多想见吴大凤,四人走到干休所的小广场上,就巧不巧地看到了从斜对面走过来的吴大凤。
    吴大凤虽然头发都白了,老得很厉害,但样貌上的变化看起来似乎又不大。
    她当年年轻些的时候就是这副打扮,现在差不多还是那个样子。
    即便接近三十年没见了,还是一眼就能认出来。
    看到吴大凤,李爽和珍珍都稍微愣了一下。
    恰好吴大凤目光瞥过来也看到了她们。
    这样对视了小片刻,吴大凤先出声道:“珍珍?”
    珍珍回过神来,忙笑着道:“大凤嫂子?”
    听到珍珍叫出她的名字,吴大凤也笑起来,“还真是你呀。”
    说着几步过来走到珍珍面前,把珍珍上下打量一番,又笑着说:“你变化不大。”
    珍珍则笑着应话,“老啦。”都是快六十的人了。
    吴大凤说:“白头发这么少,不老。”
    和珍珍说了几句话,吴大凤又看向珍珍旁边的李爽。
    李爽也笑着,和她打招呼:“吴嫂子,你好啊。”
    吴大凤端详李爽一会,“你是……”
    李爽接上:“李爽呀。”
    吴大凤意外地“哎哟”一声,“你变化挺大的,你不说我不敢认。”
    说着想到什么,又继续说道:“想来是那些年里,你受了不少的罪。”
    从军校毕业以后,她就没再见过李爽,印象中李爽还是漂亮傲气的样子。
    现在眼前的这个李爽,跟她一样苍老了,也没了傲气了。
    这和她记忆中的那个李爽,不大对得上号。
    那些事都过去多少年了,又敏感,李爽自然不多提。
    站着寒暄了几句,吴大凤又问珍珍:“你们怎么在这里?也搬过来了?”
    珍珍看着她道:“还没有呢,但近来是都办完退休了,咱们几家打算过几天一起搬过来,今天刚好路过,就过来认个路,看看分到的房子。”
    分开了那么长的时间,如今再见面和初相识也没什么不同。
    吴大凤依然热心又热情,“你们房子分在哪?我带你们去,这里房子很不错的。”
    珍珍也没拒绝吴大凤的好意,“那就麻烦嫂子了。”
    有吴大凤带路,珍珍和李爽自然跟着她走。
    她们在前面叙旧,说些从前的事情,也说了些近来的事情。
    而近来能说的,大多还是有关孩子们的,各自说了说各家的孩子如今如何。
    阿雯和陈嫂子走在后面,听她们说了一会。
    提到程陈和丹穗,阿雯转过头问陈嫂子:“对了,我一直想问你呢,嫂子你怎么不去京都,跟程陈他们住一起啊?”
    照理说她该去京都找程陈,结果没想到她也申请来干休所。
    她的申请是最近才批准下来的,刚好也就和阿雯她们一起搬家过来。
    陈嫂子道:“我不想去,到了那里就认识几个孩子,不如跟你们在一起舒服。”
    阿雯笑,“那倒也是。”她们这些老的聚在一起养老,才是最热闹的。
    孩子们工作都忙,跟孩子们住一起可冷清呢。
    吴大凤带着珍珍她们去看了房子,珍珍她们对房子都很满意。
    看完后李爽感慨一句:“以后就到这里养老啦。”
    阿雯接话:“确实还挺不错的。”
    陈嫂子在旁边点头。

- PO18 https://www.po18free.com